日本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研究杜仲,为了达到早见效、早收益的目的,80年代开始探索采用灌木式栽培方法,以利用杜仲叶为主开发杜仲茶、杜仲饮料等产品。进入90年代,日本大批从中国进口杜仲叶原料,先后不到两年成立了48家杜仲产业化企业,年的销售额达到~亿日元,成为当时占日本30个支柱产业中的第15位。
图为日本叶用杜仲种植园
根据目前查到的资料,日本厚生劳动省安全部早在年农产物食品分类表中即将杜仲叶列入食品原料目录中,食品名称为“杜仲叶”,归类入“其他蔬菜类”。迄今日本利用从中国进口的杜仲叶生产的杜仲茶、杜仲饮料等系列食品仍然遍布日本各大超市,并出口美、欧、亚洲一些国家。40年过去了,未曾见过日本有关杜仲叶食品中毒或不安全现象的报道。
杜仲是我国民族树种,《神农本草经》等多本医著均载明杜仲无毒且“嫩叶可食”;我国杜仲主产区百姓多年来亦有食用杜仲的传统历史。年,卫生部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将杜仲、杜仲叶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规定杜仲及杜仲叶仅局限于保健品使用范围,凡是以杜仲叶、皮为原料“一级开发”的食品按规定不能申请产品许可证。年国家质检局文件规定,“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含杜仲茶)食品批号延止年4月”。年以后,所开发的一系列杜仲叶产品不再颁发食品许可,原来拥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被迫退出市场。
我国杜仲叶和杜仲(皮)已分别于年和年被收入《中国药典》,杜仲籽油和杜仲雄花已分别于年和年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杜仲的籽、花、叶、皮均系杜仲树上同根同株的同等原料,杜仲叶、皮符合原国家卫计委“与已公告的新食品原料具有实质等同”的定义范畴,且以杜仲叶为原料开发的食品早已经卫生部认定的检验机构进行的毒理试验认定为无毒、无害。上世纪九十年代直至年,各类以杜仲叶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食品上市,未见不良事件发生。
年1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将杜仲叶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试行目录。国内已有部分省份制订了杜仲叶“药食同源”试行方案,期盼早日正式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管理。
杜仲资源高值化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简称:中国杜仲产业创新联盟)于年3月1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正式批准成立。赛轮集团为首届理事长单位,联盟成员单位涵盖全国杜仲领域从事杜仲种植、杜仲胶生产和应用、杜仲中药和杜仲食品开发、杜仲饲料开发和养殖的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联盟设专家委员会,由来自全国23家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及6家代表性企业的40余位专家组成,著名杜仲胶专家严瑞芳为主任委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常委曹保榆将军等10余位专家为副主任委员。联盟的宗旨是集中国内与杜仲资源高值化利用开发相关的优势研发和产业化资源,以杜仲领域及相关领域企业的发展需求和联盟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搭建产学研联合攻关平台,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以杜仲胶为核心的杜仲大产业的健康发展。欢迎您的加入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uzhongyea.com/dzyjb/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