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杜仲籽油中富含α-亚麻酸(高达62%)和不饱和脂肪酸(约91.3%)。这种富含α-亚麻酸的油,由于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维持大脑和神经功能所必需的因子、预防癌变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作用等生理功能而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康健、高锦明年曾编著了《中国特有植物脂肪-杜仲籽油》一书。征得作者同意,本网将陆续摘编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谨向供稿作者致敬和深表谢意。
一、富含α-亚麻酸的杜仲籽油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和减肥作用
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质的总称。脂质是一大类化学物质,血脂中主要包含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等。血脂在人体中有许多重要功能。胆固醇是体内的脂肪之一,正常时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可以合成维生素D、激素等,可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
在通常检测的血脂中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在这四项中如有一项异常,无论是增高或降低,都称为血脂异常。但临床上所指的血脂异常一般以血脂增高为多。
血脂过高,可导致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增多、增大可使血管管径变狭窄,堵塞血管或使血管内血栓形成致使血管破裂出血。高脂血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出现器官缺血的严重后果。冠心病、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等都与高脂血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脂血症也是造成高血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胆结石、胰腺炎、眼底出血、高尿酸血症。
张康健教授等对杜仲籽油的功效和应用进行了多年研究,委托具有国家资质的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杜仲籽油降血脂功能试验。试验结果认为,杜仲籽油具有显著的减肥、降血脂功能。张康健教授开发的杜仲籽油功能食品已成功得到成果转化。
第四军医大学戴毅等研究了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对高脂血症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时,选取血清总胆固醇≥5.2mmol/L及甘油三酯≥1.65mmol/L的自愿受试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采用双盲试验。试验组每天服用含α-亚麻酸mg,γ-亚麻酸mg的软胶囊3粒,对照组服用外形相同的安慰剂3粒。实验前后分别观察人血清TG、TC、HDL-C变化及一般状况。试验周期为45天。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混和物对血清TC、TG、HDL-C的影响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后血清TC水平降低0.65mmol/L,降低百分率为11.6%,血清TG水平降低0.31mmol/L,降低百分率为15.1%,血清HDL-C水平上升0.24m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自身比较,试验后血清TC水平降低0.80mmol/L,降低百分率为13.9%,血清TG水平降低0.40mmol/L,降低百分率为18.7%,血清HDL-C水平上升0.14m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自身比较,试验后血清TC、TG、HDL-C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根据以上结果判定:血清TC、TG、HDL-C三项指标均为阳性。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TC、TG水平显著降低,血清HDL-C水平显著上升;试验组自身比较,试验后血清TC和TG水平显著降低,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对照组自身比较,试验后血清TC、TG、HDL-C水平差异均无显著变化;试验组TC、TG、HDL-C有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试验期间受试者的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血压、各项临床指标等均未见异常,未见其它不良反应。从而说明,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且对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医院余清平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亚麻酸治疗脂肪肝取得满意疗效。研究时,将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6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紫苏籽油α-亚麻酸软胶囊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8.3%。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未见不良反应。故认为基础治疗加用紫苏籽油α-亚麻酸软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二、α-亚麻酸降低血脂的生理机制
(一)α-亚麻酸降低血浆中甘油三脂(TC)的机制
Aarsland等()报道,健康人日服0.5~1.0gEPA能显著降低血浆中TG水平。其原因有:
1、n-3PUFA的EPA不仅是脂肪合成酶的抑制剂,而且对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可减少用于合成TC的脂肪酸供应;
2、EPA抑制肝细胞中甘油二酯转酰基酶的活性,起到抑制TC的合成作用;
3、EPA抑制了肝脏中TC的合成。Connor和DeFrancesco认为,在鱼油中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DHA、EPA)有降低皮下和血浆中TC的效应。
(二)α-亚麻酸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TG)的机制
Thomson等()认为,n-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DHA、EPA)降低血浆中TG的机制是:
1、使肝脏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减少,从而降低了机体胆固醇合成量;
2、减少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增加胆固醇在粪便中的排泄量,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三)α-亚麻酸对相关酶活性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Loria和Padgett()指出,n-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DHA、EPA)降血脂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对代谢率的调节来实现,另一方面是通过影响与代谢相关的酶和激素来实现。α-亚麻酸是通过降低HepG2细胞中3-羟基-3-甲基戊酰辅酶A还原酶(HMGR)活性而使胆固醇合成减少。
Zak等()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鱼油不仅抑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磷脂酰磷酸羟化酶的活性,而且显著降低血浆中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并且可以刺激过氧化物酶,加强线粒体中的脂肪酸β-氧化,使肝脏中酮体水平增加。
Mohan()研究认为,鱼油(DHA、EPA)降血脂是通过降低脂肪酸合成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水平来实现的。有研究表明,n-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DHA、EPA)是脂肪合成强抑制剂,其比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抑制作用要强(Clark,;Dana,)。总之,n-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DHA、EPA)与降低动物血脂代谢作用的酶和激素具有重要联系。
(温馨提示:杜仲资源高值化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中数家企业生产杜仲籽油胶囊,质量有保证,有需求者可咨询联盟秘书处)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杜仲资源高值化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简称:中国杜仲产业创新联盟)于年3月1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正式批准成立。联盟成员单位涵盖全国杜仲领域从事杜仲种植、杜仲胶生产和应用、杜仲中药和杜仲食品开发、杜仲饲料开发和养殖的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联盟的宗旨是集中国内与杜仲资源高值化利用开发相关的优势研发和产业化资源,以杜仲领域及相关领域企业的发展需求和联盟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搭建产学研联合攻关平台,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以杜仲胶为核心的杜仲大产业的健康发展。欢迎您的加入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uzhongyea.com/dzyjb/5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