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及河南等省。多为栽培。4~6月剥取,趁新鲜刮去粗皮,将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堆积“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药材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0.3~0.7cm。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斜方形皮孔,内表面暗紫包或紫褐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饮片杜仲:呈小方块或丝状。外表面浅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内表面暗紫色,光的。断面有细密、银向色、富弹性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盐杜仲:形如杜仲块或丝,表面黑褐色,内表面褐色,折断时胶丝弹性较差。味微咸。
处方用名有杜仲、川杜仲、炒杜仲、盐杜仲。①杜仲: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切丝或块,干燥,筛去碎屑。②盐杜仲:取杜仲丝或块,加盐水拌匀,稍闷,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炒至丝易断、表面焦黑色时,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lOOkg杜仲块或丝,用食盐2kg。
甘,温。归肝、肾经e
本品甘温而补,入肝、肾经,药力颇强。善温补肝肾而强筋健骨、安胎,兼降血压。既为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又为治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肝肾不足的腰膝酸痛、筋骨无力。
(2)肝肾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3)高血压属肝肾亏虚者。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炒用疗效较生用为佳.
本品性温,故阴虚火旺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