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曾在中国传统药材店里看到过在售的海马,会忍不住要停下来好奇地观望……可能大家都会心存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人要吃海马?
认识海马
首先让我们简单认识一下这种美丽的生物。
海马,海龙目海龙科海马属,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但有趣的是它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头部与躯干成直角形,胸腹部凸出尾部细长,具四棱,常呈卷曲状,全身由膜骨片包裹,有一无刺的背鳍。尾卷附在海藻上,过着固定性生活。游泳时直立身体,摆动背鳍和胸鳍,游泳前进。
在自然海域中,海马通常喜欢生活在珊瑚礁的缓流中,因为它们不善于游水,故而经常用它那适宜抓握的尾部紧紧勾勒住珊瑚的枝节、海藻的叶片上,将身体固定,以使不被激流冲走。大多数种类的海龙生长在河口与海的交界处,因而,它们能适应不同浓度的海水区域,甚至在淡水中也能存活。
海马和海龙的嘴很小,并且只宜觅食活饵,而不善于游水的它们又不能迅捷地捕食。尽管它们深受人类宠爱,但是,这种独特的习性,使得它们在水族箱里的饲养存活颇具难度。
海马对饲养生存的水质要求并不苛刻。在国内水族市场比较多见的是黑海马、灰海马和斑节海龙,比较名贵的红海马、黄金海马和产于澳洲的桨鳍龙王并不多见。
海马爸爸产宝宝海马和其他生物最大的区别,由雄性“产宝宝”。
雄海马腹部有一个小袋,可用来装小海马。每次可装只小海马。海马孕期从10天到25天不等。每当交配季节来临,“对上眼”的雄海马与雌海马的尾部就会交织在一起,缠绵动人,很有诗意。更重要的是这种交配动作使雌海马卵子巧妙地放到雄海马的育儿袋里,而雄海马也能够准确地接住卵子。海马的“爱情”之舞大约持续8个小时。
交配前,雄海马下腹部的腹袋就会胀大,准备接受雌海马的卵。雌海马长着长长的产卵管,可将卵子排入雄海马的腹袋里。这些卵在爸爸的腹袋里经过数周后,便会孵化成小海马,准备诞生。这时雄海马就会用尾巴勾住一根结实的海草茎,不断地来回弯曲或伸展身体,犹如人类女性生育时阵痛时的痉挛。同时它们腹袋的口微微张开并逐渐扩大。随后,一只小海马从开口处喷了出来,小海马出生后马上升到水面吸气,让体内的鱼鳔充满空气。每只小海马约有1厘米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自行摄食水中的小生物,雄海马此时也已精疲力竭。
海马好吃吗?可以替代海马的廉价中药杜仲
就是这种有趣而奇特的动物身上有着鲜为人知的药用价值。
一位国外友说:“曾经吃过一种蚯蚓炖的汤,听上去挺恶心,但是做汤的人表示味道比猪肉汤还好喝。”他说的猪肉汤里就要放海马,用来遮掩咸味。他回想吃海马当下的感受是:“我可以说味道很不好。海马身上的小尖刺会留在牙缝和牙龈里,咸咸的味道也非常恶心。此外,这东西看着也很奇怪。就像只有骨头的小野兽。但很多中国人和我想的不同。在这里海马和人参一样受欢迎。而且,和人参一样,海马也是用来增强男人的生殖力的。有人告诉我吃海马能给肾补阳气。”
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海马有“海洋之参”的美誉。从中医角度而言,的确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等药用价值。但这种单克售价从数百乃至上千元的昂贵中药材在中医学上是可以用廉价的“杜仲”这一种中药来代替,其二者的药理和功效是极为相近的。
二级重大保护动物全球每年经营利用海马万条,为有效保护海马,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缔约国大会决议,把海马列入保护动物。作为缔约国,我国确定年5月15日起,把海马纳入二级重大保护动物管理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非法出售、收购、运输、携带二级重大保护动物,要处10倍以下罚款,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口下留情
面对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海洋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导致海洋环境及其资源的严重破坏,近30年来,不少沿海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起为数众多的各种类型的海洋保护区,通过海洋保护区能完整地保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本来面貌,能保护、恢复、发展、引种、繁殖生物资源,能保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因此保护区的兴起,为人类保护海洋环境及其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我们保护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环境的同时,呼吁大家不要再迷信被放大的海马药用价值。
所以,在你准备了吃海马大补一番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这样值得吗?
(来源:FunDiving)
版权声明中国海洋网致力于好文推送,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海洋网推荐:您可发送以下数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uzhongyea.com/dzyzz/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