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杜仲叶 > 杜仲叶主治 > 正文 > 正文

甲钴胺的14种联合用药方案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0 18:28:20
治疗白癜风老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71022/5781271.html

/

06/02

甲钴胺为内源性的辅酶B12存在于血液、髓液中,与其他维生素B12相比对神经元的传导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以通过甲基转换反应促进核酸-蛋白-脂质代谢。

甲钴胺为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可使高半胱氨酸转化为甲硫氨酸,参与脱氧核苷合成胸腺嘧啶的过程。

并且还可以促进核酸、蛋白的合成,促进轴索内输送和轴索的再生以及髓鞘的形成,防止轴突变性,临床中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另外由于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还发现其在促进再植手指神经吻合,促进感觉恢复以及改善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面瘫、带状疱疹等所致的神经症状上具有显著效果。

临床中甲钴胺主要有口服剂型与注射剂型两种,口服剂型主要包括片剂、分散片、胶囊三种,注射制剂主要包括注射剂与粉针剂两种。无论哪种剂型均在联合用药中起着关键作用。

1.甲钴胺+卡马西平

联用功效: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通过减少卡马西平的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以及减少患者用药依赖性,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上颇有疗效。

用法用量:卡马西平一次0.2mg,一日3次口服使用,连续服用20日;甲钴胺一次0.5mg,一日3次口服使用,连续服用20日。

处方分析:卡马西平可以通过在网状结构-丘脑系统发生作用,

对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系统的病理性神经元反射进行抑制,从而缓解三叉神经痛症状,但是单纯使用卡马西平进行三叉神经痛治疗时,所需药物剂量较大,不良反应也较大,因此采用与甲钴胺联合使用的方法进行治疗。

甲钴胺可以通过增加神经细胞内蛋白质及核酸合成,促进卵磷脂合成,对受损神经纤维进行修复,还能够促进轴缩内输送以及轴索再生,从而起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两药物联用不仅可以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而且可以降低因大剂量使用卡马西平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服用期间应注意卡马西平剂量的调控,由于卡马西平的有效血药浓度和最小中毒剂量接近,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及服药剂量的加大,不良反应也会增加,因此不宜自行调整卡马西平使用剂量。

2.甲钴胺+肿痛安胶囊

联用功效:两药物联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一定效果。

用法用量:甲钴胺一次0.5mg,一日3次口服使用,4周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肿痛安胶囊一次0.56g,一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1周后根据疼痛缓解程度来制定使用剂量,服用后患者疼痛程度减为轻度疼痛时使用剂量可调整为一次0.28g,一日3次口服使用(药店微学堂)。

处方分析:肿痛安胶囊主要由三七、天麻、僵蝉、白附子、防风、羌活、天南星、白芷组成,具有熄风止茎、平肝潜阳、疏风散结、化瘀祛痰、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而甲钴胺具有修复受损神经细胞,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由此看来两药物联用可以有效缓解三叉神经痛症状。

注意事项:服用药物期间偶有出现头晕、胃肠不适、嗜睡的不良症状,但停药后症状自行缓解。另外由于肿痛安胶囊为中成药,目前不良反应、禁忌症均不明确,因此服用期间应严格辩证用药,不得自行使用。

注意事项:服用期间应注意卡马西平剂量的调控,由于卡马西平的有效血药浓度和最小中毒剂量接近,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及服药剂量的加大,不良反应也会增加,因此不宜自行调整卡马西平使用剂量。

4.甲钴胺+依巴斯汀

联用功效:老年瘙痒主要与皮肤腺体功能减退、皮肤干燥、退行性萎缩及神经功能的衰退有关,组胺是引起瘙痒的重要介质,但是在临床中单纯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并不能有效缓解瘙痒症状,因此选择联用营养神经药物,通过修复受损的末梢神经,从而减轻瘙痒感。

因此甲钴胺与依巴斯汀联用用于治疗老年性瘙痒症具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甲钴胺一次0.5mg,一日3次口服使用;依巴斯汀一次10mg,一日1次口服使用。

处方分析: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与维生素B12相比更易转运至神经细胞的亚微结构,促进神经细胞中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的合成,有效的修复受损的末梢神经,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瘙痒感,而依巴斯汀是一种抗组胺药物,不仅具有长效、强效、特异选择性的特点,还具有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症介质如白三烯的释放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抗组胺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瘙痒症状。

因此两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对于治疗老年性瘙痒具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在两药物联用期间偶有出现头晕、口干、恶心、食欲。

不振、困倦的不良反应,如果可以耐受则无需中断治疗,在不耐受的情况下停药后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

6.甲钴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联用功效:两药物联用后在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疼痛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合并抑郁的症状,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颇有疗效。

用法用量:甲钴胺一次ug,一日3次口服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一次1片,一日2次口服使用。

处方分析:甲钴胺可以促进核酸以及蛋白质合成,促进轴索内轴流和轴索再生,有效促进受损部位周围神经髓鞘的修复,长期使用还可以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性疼痛。

由于长期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还会出现失眠、烦躁、抑郁等症状,此时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起到抗焦虑抑郁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此药物中含有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两种成分(药店微学堂),氟哌噻吨可促进DA合成和释放,起到抗焦虑抑郁作用,美利曲辛可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和NE再摄取而起到抗抑郁作用,不仅如此5-HT的水平提高之后还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因此两药物联用后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还可以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合并抑郁的症状,对于治疗带状疱疹具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项:两药物联用后无明显不适症状,但是鉴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服用后具有兴奋特性,因此激动或过度活跃的患者不宜使用,另外正在服用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药物的患者不宜使用,如需长期服用时应注意定期检查心理和神经状态、血常规以及肝功能情况。

7.甲钴胺+维生素B1

联用功效: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用用于末梢神经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可以有效缓解肢体麻木症状。

用法用量:甲钴胺一次2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维生素B1一次2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连续使用1个月。

处方分析:维生素B1是一种营养神经的药物,能够起到保护神经细胞膜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纤维的再生,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而甲钴胺也是一种营养神经药物,与维生素B1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增强改善神经末梢的作用,从而缓解肢体麻木感觉。

注意事项:药物联用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是需注意剂量的调控,使用剂量过大易造成神经细胞的水肿,加重肢体麻木以及疼痛的症状。

9.甲钴胺+氟桂利嗪

联用功效:两药物联用能够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神经营。

养血管的血流量,从而改善周围神经的营养状况和传导速度,因此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明显效果。

用法用量:氟桂利嗪一次10mg,每晚睡前顿服,服用2周后剂量减半;甲钴胺一次1ug,一日1次口服使用。

处方分析:氟桂利嗪是一种钙通道阻断剂,能够防止因缺血等原。

因导致的细胞内病理性钙超载而造成的细胞损害,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而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能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能促进轴突运输功能和轴突再生,能使延迟的神经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减少恢复正常。

通过提高神经纤维兴奋性,恢复终板电位诱导,并且可以促使脑内乙酰胆碱恢复正常水平,促进组织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

由此可见两药物联用可以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麻木、肌力等症状。

注意事项:在服用药物期间需同时进行饮食控制与降糖控制。

10.甲钴胺+复方氟米松软膏

联用功效:两药物联用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性皮炎症状。

用法用量:甲钴胺一次ug,一日3次口服使用;将病变皮肤清洗、消毒后,取适量复方氟米松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皮肤上,再轻微摩擦1分钟,使药物进一步吸收后用孔纱布覆盖,每日早晚各涂抹一次,连续使用2周。

处方分析:复方氟米松软膏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有匹伐酸氟米。

松和水杨酸两种成分,其中氟米松是一种中等强度的局部用甾体药物,是合成的二氟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血管收缩和抗组织增生等作用,然而由于C-21位上有一个三甲基醋酸基团,导致该药物很难经皮吸收,而加入水杨酸后,因水杨酸具有分离角质层、脱屑等作用,促使氟米松穿透到角质层深层部位发挥药效。

除此之外,水杨酸本身同样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止痒消炎的作用,因此增加了氟米松的作用,而甲钴胺具有较强的修复受损神经的作用,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瘙痒感,由此可见两药物联用可以增强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有效改善其瘙痒等症状。

注意事项:连续使用2周后如果效果不明显,不建议继续使用,尤其是复方氟米松软膏,虽然含有的氟米松的用药耐受性较好,但是用药部位偶尔会出现瘙痒、皮疹及皮肤萎缩现象,长期且大面积用药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紫癜或类固醇痤疮等症状,因此应避免长期用药。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复方氟米松软膏禁用于皮肤的病毒感染。

11.甲钴胺+脉络宁口服液

联用功效:两药物联用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症状。

用法用量:将空腹血糖控制≦8mmol/L,餐后2h血糖≦11mmol/L后,在口服甲钴胺一次0.5mg,一日3次,脉络宁口服液一次20ml,一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

处方分析:脉络宁口服液为中药复方口服制剂,主要由牛滕、玄参、石斛、金银花组成,具有养阴清热、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药理学中认为脉络宁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具有溶栓作用。

甲钴胺作为维生素B12的衍生物,不仅可以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还可以刺激神经细胞轴突再生,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由此可见两药物联用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症状。

注意事项:两药物联用期间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但鉴于脉络宁为中药制剂,因此建议严格辩证选用。在服用药物期间也需注意饮食控制以及血糖控制,通常用药一个月后会有明显效果,如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根据服药情况判断是否继续使用。

12.甲钴胺+强力定眩片

联用功效:两药物联用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性耳鸣症状。

用法用量:甲钴胺一次0.5mg,一日3次口服使用;强力定眩片一次4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连续使用2周。

处方分析:强力定眩片由天麻、杜仲、川芎、野菊花、杜仲叶组成,具有降压、降脂、定眩的功效,临床中主要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以及上述诸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目眩、耳鸣、失眠等症状,而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药物还可以通过对下丘脑的作用、植物性神经功能调节达到缓解神经症状的目的。

甲钴胺作为甲基转移酶的辅酶,能够改善内耳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代谢,在促进受损内耳神经组织的修复的同时,进一步营养内耳神经,进而改善耳鸣症状,因此两药物联用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性耳鸣症状。

注意事项:在使用强力定眩期间偶有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另外鉴于强力定眩为中药制剂,且目前禁忌症、不良反应均尚不明确,因此在选用时应严格辩证用药,不得自行使用。

13.甲钴胺+银杏叶片

联用功效:两药物联用对于神经性耳鸣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甲钴胺一次ug,一日3次口服使用;银杏叶片一次2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一个月为一疗程,连续使用2个月。

处方分析:银杏叶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扩张动脉和拮抗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的作用以及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用于神经性耳鸣时可以扩张内耳血管,改善内耳血液循环,促使内耳血管携氧量增加,从而缓解细胞缺氧情况以及减轻或消除耳鸣症状。

甲钴胺作为营养神经药物,不仅能够改善内耳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代谢,加速已退化或发生病变的内耳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还可以进一步营养内耳神经,进而改善耳鸣症状,因此两药物联用对于治疗神经性耳鸣具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服用药物期间偶有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为避免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建议饭后服用,如饭后仍有胃肠不适且不能耐受时应立即停药。另外银杏叶片作为中药制剂应严格辩证用药,不得自行使用。最后需特别提醒的是连续使用2个月后如症状未见好转时,不宜继续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uzhongyea.com/dzyzz/4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杜仲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