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藤,亦被称为藤杜仲、杜仲藤叶,拥有多个别名,如土杜仲、红杜仲等。这种攀援藤本植物,可长达数十米,其枝干直径粗壮,外皮洁白。小枝在嫩时被微毛覆盖,增添了一抹细腻的触感。其叶片呈对生状态,形态各异,或椭圆形或长圆形,尺寸在5至厘米之间,宽5至5厘米。叶基部分急尖或圆形,而叶尖则狭渐尖,全缘侧脉有5至6对。叶柄长度适中,约至5厘米。
杜仲藤的花序紧密且排列成总状,长达9厘米,并覆盖着柔毛。花朵虽小却色泽鲜艳,为红色。萼片深裂,基部有少数或无腺体。冠瓣在未开放前会向内弯曲,长度可达2毫米。雄蕊有5个,花丝极短,环绕柱头并彼此粘合。花盘为圆形,而子房则由两个离生的心皮组成,先端长有柔毛。其臇葖果双生且呈角状,长度在5至8厘米之间。种子长度为2厘米,顶端附有白色丝状种毛。花期跨越3月至5月,果期则从月持续至次年月。
:夹竹桃科杜仲藤属
:杜仲藤生长在丘林地、山地、山麓、山谷以及溪边的疏林中,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为了采集杜仲藤的药用部分,我们需要在秋后剥取其茎皮和根皮,并切片晒干。同时,夏、秋季也是采集叶子的好时节。
:杜仲藤主要归入肝、肾经,这意味着它对肝脏和肾脏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杜仲藤的茎皮或根皮带有苦涩味,性质微温,具有祛风湿和强筋骨的功效。它们常被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损伤、小儿麻痹以及肚痛等症状。而叶子则带有苦涩味,性质平和,能够接骨止血,常用于跌打骨折和外伤出血的场合。
:对于茎皮或根皮,我们可以煎汤服用,每次6-9克,或者浸酒饮用。外用时,我们可以适量捣敷或研末撒在患处。对于叶子,我们同样可以适量捣敷或研末撒在患处进行外用。
与:杜仲藤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它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风湿关节痛、扭挫伤、骨折以及外伤出血等。同时,不同地区的中医药典籍也对杜仲藤的功效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杜仲藤的皮部含有生物碱、酚类、有机酸以及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使得杜仲藤具备了独特的药用价值。
请注意,虽然杜仲藤具有诸多益处,但过量内服可能导致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在使用时,我们需要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有效地利用这一宝贵的中药资源。同时,也要注意与杜仲的区别,避免混淆和误用。与杜仲藤同属的红杜仲藤(ParabariumchunianumTsiang)和毛杜仲藤(ParabariumhuaitingiiChunetTsiang),其茎或根的采集与利用方式与杜仲藤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