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之后温度慢慢开始升高,鲈鱼也逐渐开始吃料,但是最近却因为烂身让养殖户焦头烂额,不少地区鲈鱼有出血、烂尾、烂身的情况,具体原因咱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鱼的体质不好,越冬鱼经过整个冬季不摄食,消耗的都是自身储存的能量,所以到了开春之后,鱼体就会表现出掉膘、消瘦、体质差等,并且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低下,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容易被细菌感染,出现烂身。
再就是随着温度升高,池塘底部的虫卵和细菌开始繁殖,经过整个冬季,水体基本没怎么处理,池塘的有机质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随着温度上升,有机质被分解,水体环境变差,为寄生虫和细菌的繁殖提供有利的条件,而这时开春后的鱼体质比较弱,无法有效抵抗有害菌感染,引起出现了出现、烂身的情况。
开春如何控制烂身的发生?
1、对于越冬塘口,底部环境较差,水质容易变坏,因此在天气晴好时,用过硫酸氢钾进行改底,并配合EM菌稳定水体。
2、温度上升之前,用温和的碘制剂来全池泼洒,降低池塘病原菌密度,降低病原菌爆发程度。
3、开始及时恢复鱼的体质,越冬之后体质差是普遍情况,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害,因此恢复体质是重中之重,拌料胆汁酸+杜仲叶提取物(幸福),恢复肝脏和肠道健康,促进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为恢复体质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