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别名扯丝皮、思仲、丝棉皮、玉丝皮,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杜仲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它具有相当丰富的药用价值,在中医学上被视为一种治疗的珍宝,具有抗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症、阿尔兹海默症、衰老和性功能低下等多种药理作用。而杜仲的繁殖呢,可用种子、扦插、压条及嫁接繁殖的方法,杜仲常规生产上多以种子繁殖的方式为主,种子繁殖的方法,小编之前就已经介绍过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杜仲的嫁接繁殖培育方式。
除了之前那几种已经介绍过了的繁殖方式呢,杜仲还有很多其它的无性繁殖法。
1、根插繁殖。
当苗木出土时,剪取1~2厘米粗的苗根,剪成12~15厘米根段插条,按行株距20厘米×5厘米插入苗圃中,注意粗的一端微露出地面,浇水保持湿润,成活率很高。2、伤根萌芽繁殖。
3~4月份或入秋后,将大树的地下根挖出土面,砍伤根皮,覆土少许,即可萌发新苗。一年后切断,使萌发苗脱离母株,挖起即可移栽。3、嫁接繁殖。
用二年生苗作砧木,选优良母本树上一年生枝作接穗,于早春嫁接于砧木上,成活率可达90%以上。
:
杜仲在自然状态下,多生长于海拔-米的低山,谷地或低坡的树林里,对温度的适应幅度比较宽,能耐严寒,成株在-30℃的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发育,适应性很强;对土壤没有严格选择,在瘠薄的红土,或岩石峭壁均能生长;杜仲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微酸性到微碱性,PH值在5.0-8.4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且杜仲在酸性土和钙质土中都能成活生长。
虽然杜仲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宽,对土壤要求低,对地形等因素适应性强,具有很好的生存能力,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能生长,但栽种时要注意控制水分、温度、光照等因素,给杜仲以适宜的环境,提高培育成功率。
:
苗期管理种子出苗后,注意适当进行除草、浇水和施肥。幼苗忌烈日,要适当遮荫,旱季要及时喷灌防旱,雨季要注意防涝,适当进行追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