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过程中,池塘中氨氮调节十分重要。氨氮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水中,一种是”氨“,又叫非离子氨,对水生生物有毒,极易溶于水。另一种是”铵“,又叫离子氨,对水生生物无毒。当氨通过鳃进入鱼类体内时,会直接增加鱼类氨氮排泄的负担,氨氮在鱼的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血液中pH值会随之相应上升,并可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从而破坏鳃表皮组织,降低血液的携带氧气能力,导致鱼的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死亡。
氨氮的控制方法:
1、清淤、干塘
控制氨氮的第一种方法是定期清淤、干塘。每年养殖结束后,进行清淤、干塘,暴晒池底,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类的鱼用药物等对池底彻底消毒,可去除氨氮,增加水体对pH值的平衡能力,保持水体的微碱性。
2、定期加换新水
控制氨氮的第二种方法是定期加换新水。换水是最快速、有效的途径,要求加入的新水水质良好,新水的温度要尽可能与原来的池水相近。
3、加强投饲管理
控制氨氮的第四种方法是在日常养殖中加强投饲管理。选用优质蛋白饲料,使用具有更高氨基酸消化率的饲料,避免过量投喂,提高饲料的能量、蛋白比。通过改善养殖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而间接降低水中氨氮等有害化学物质的含量。
4、增加池塘中的溶氧
控制氨氮的第三种方法是增加池塘中的溶氧。在池塘中使用长效粒粒氧、富氧或固粒氧等池塘底部增氧剂,可保持池塘中的溶氧充足,加快硝化反应,降低氨氮的毒性。
▼往期精彩回顾▼高温期泥鳅肠炎发病增加,这个方法可有效杜绝!高温期肠炎病狂虐加州鲈!加州鲈烂身再次来袭!实战经验分析“烂身病”的形成及防控!扫码